“换电”+智能头盔护航两轮电动车出行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沈钊 发表时间:2022-04-01 15:59
羊城晚报  作者:沈钊  2022-04-01
随着两轮电动车越来越成为强民生需求的交通出行产品,两轮出行的安全也愈发受到关注。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沈钊

随着两轮电动车越来越成为强民生需求的交通出行产品,两轮出行的安全也愈发受到关注。近日,以哈啰出行、雅迪电动车等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企业在两轮出行安全方面布局频频,正逐渐引领行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全方位地构建用户安全体系。

充电安全网络成关注焦点

两轮电动车是强民生需求的交通出行产品,充电安全则是“小切口、大民生”。官方数据显示,仅2021年1至10月,全国发生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故障引发的火灾共1.4万余起。电动自行车存在非法改装、入户充电、过度使用和电池老化等问题,滋生大量安全隐患。

而家用电动车失火的原因,与用户使用杂牌电池或充电器、没有正确地对电池进行充电有关。“传统两轮电动车最大的安全隐患在于电池。只有从根源上解决电池的安全问题,才能满足美好出行的愿望。”杭州爱换换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换换)首席执行官王志华表示。

为了解决传统充电模式存在的体积大、充电难、续航短等痛点,爱换换在本月初推出了智能换电服务——通过在城市里设置换电站,让用户随时可更换满电电池,实现“即换即走”。

记者梳理发现,“换电站”的模式当前已经得到了行业的普遍认可,除了拥有先发优势的行业领军者易马达e换电、中国铁塔等之外,行业的新兴品牌更是层出不穷:如哈啰出行已经在全国多地上线、支持B端骑手和普通电动车用户使用的小哈能量站;猛犸出行在用户的生活和出行周边高密度部署智能换电柜,用户只需要扫码操作就能让车辆“满电复活”;上海市“专新特精”企业智租换电在今年2月实现用户数同比增长超过160%……换电行业已然百花齐放。

但记者也发现,上述换电企业更多的是针对使用频率更高的B端骑手。而消费者家用的电动车,面对电池安全问题的痛点时,更应该从电池本身质量以及电动车的智能化管理角度出发寻求解决办法。

记者3月28日从哈啰出行方面获悉,该品牌通过引入自主开发的、智能化的电池BMS管理系统,实现24小时监控电池安全。当充电电池温度、电压、电流发生异常情况时,车机系统能够第一时间识别异常并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向车主报警。

“智能化的BMS系统能够精确计算电池剩余电量,具有过压保护、过充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欠压保护、过放保护、过温保护、低温保护等功能,并支持OTA升级,自动调整电池使用策略,让电池越用越‘聪明’。”哈啰电动车高级产品专家蒋建伟表示。

智能头盔降低骑行事故率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当交通事故发生时,头盔的外壳和缓冲层可帮助吸收大部分冲击力,从而减弱撞击,使得骑行者的受伤比例下降70%,死亡率下降40%。

此前,全国多地已经开展了电动车驾驶人佩戴头盔安全守护行动,科普“一车一盔 安全常在”道理,在此背景下,智能头盔也慢慢发展起来。记者梳理发现,当前的智能头盔基本上囊括了佩戴识别、北斗定位、语音导航、蓝牙音乐等功能,依托人脸识别与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用户从注册至结束骑行进行全流程安全保障。

以哈啰出行最新推出的智能头盔为例,用户可以通过APP开启头盔锁,并按照要求进行人脸识别。据介绍,人脸识别一方面确保骑车人与账号所有者一致,避免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骑行;此外,如果用户未佩戴头盔,人脸识别系统会提醒用户,并让车辆无法启动。

无独有偶,为了应对共享电单车行业存在的问题,小安科技也在去年年底提出了安全头盔检测方案,集成了人体电容检测、红外感应,加速度姿态感应等等多维度传感检测手段,做到实时检测用户的头盔佩戴情况,保证在扫码用车前和骑行中用户只有正确地佩戴安全头盔才能正常用车。

值得一提的是,鉴于当前的两轮出行中很大一部分需求是配送骑手,外卖平台在这方面的布局也不少。自从去年年中开始,由美团研发的智能头盔已在广东、湖南、辽宁、宁夏等地区批量投入市场。该头盔主要面向美团外卖骑手,随后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普及。此外,饿了么已试点推广智能头盔,在饿了么的官方说法中,该智能头盔具有佩戴状态识别、接单识别、碰撞识别、语音交互、智能外呼等多种功能。

艾瑞咨询也预测,2024年中国即时配送服务行业的年订单量将进一步增至643亿单,5年复合增长率为32.3%。随着即时配送业务持续扩张,未来两轮电动车市场将会出现更多新增量,驱动头盔市场增长。

编辑: 宝厷

随着我国的汽车保有量日益增加,汽车使用产生的质量、销售、售后等问题也逐渐增加。为了更好维护消费者的权威,羊城晚报、金羊网征集汽车消费维权线索。如果您在汽车领域遇到的消费纠纷,都可以反映给我们,我们将竭尽所能帮您维权。

报料邮箱:auto@ycwb.com.cn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